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34    次浏览
近段时间以来,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纷纷出台,中国的房价问题再次成了社会之痛。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,也是社会流动性增强、城市化程度提升、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,而几亿城市居民也因此成了资产不断增值的受益者。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,指望通过降房价来缓解民生问题,有违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,也会造成众多城市居民巨大的财产损失。真正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是,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大势之下,如何合理地分配这一部分的社会红利,以缓解中国社会的民生压力,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。从目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,主要可以着眼于三个方面:其一,对于超过合理人均面积的房产,以及因城市拆迁而获得的巨额补偿,应该施加合理的税负,以使社会大众公平分享城市发展红利。其二,应该从政府拍卖土地、征收房产税种的收益中,拿出必要资金来兴建较大规模的廉租房、青年公寓等公益物业,以缓解低收入人群、青年群体的居住困境。其三,应该积极疏散城市功能、发展城际交通、完善城郊通勤路线,以使城市居民能够在低价居住地与城区工作地之间便宜通行。当然,从根本上来讲,要想真正缓解“房价昂贵、居大不易的问题”,还是要解决地区之间、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均衡,以使社会大众可以就地安居,而不是大量涌入一线城市去寻找机会。摘自10月13日《中国青年报》作者:储殷